第(1/3)页 ————写在《反魔》第三卷完 其实这篇东西我应该在第二卷结尾的时候就写出来的,可惜我是一个受不了没完没了断章的读者,也是一个有耐心的读者,所以我整整养了一卷半才继续享用乔巴的这本披着爽文外衣的《十日谈》。 所以很多受不了乔巴的拖沓、文青、科普的读者也错过了这篇书评,这让我很遗憾。 因为这是一篇洗地的软文。 我不太喜欢把自己写的这些东西叫做书评,一来是无名小卒一个,担不起评论的资格;二来自觉知识浅薄,更多的是从个人感性的方面去评说,缺乏足够的理性和多观点论证。但是若将自己的想法和一些文艺理论相结合,读后感又觉得不妥。 说了这么多的废话,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——乔巴和《反魔》的处境和矛盾性。 从《妹偶》开始,我就喜欢边看书边点开书评,到了《反魔》亦然。和我有一样习惯的读者们,应该会发现,无论是《妹偶》还是《反魔》,书友们总是不由自主的分为两派,暂且称为改革派和保守派。 改革派的观点认为,乔巴的风格太特立独行,逆主流逆市场,应该有所改变;保守派的观点则觉得现在这样挺好,甚至应该彻底放弃向商业化文本妥协,走新文学甚至传统文学的路子。双方都有众多拥簇,也各自有各自的道理,我也就这个问题和乔巴谈过,乔巴说了一句话:全职写作要还房贷。 从民主竞争策略上来说,卖惨不失为很好的办法,可以最大限度的博取同情,但我觉得这个最大限度也有限。毕竟目前的受众范围太小,而且绝大多数的书友读者还是没有剩余价值的学生党。所以我认可乔巴的妥协,但总是需要变通的。 毕竟,穷则思变。穷加粗加大下划线。 这就导致了《反魔》陷入到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:坚持到现在的读者们,都是认可乔巴写作功底和文风的拥簇,但是小众的书无法得到推荐,甚至没法进行运营宣传。单从数据上来说,《反魔》的成绩还不如《妹偶》地震剧情时被腰斩的数据。 第(1/3)页